- Key:就是key的意思。。。。
- String:字符串
- List:有序字符串的集合
- Hashes:有点像对象,里面可以有若干个字段,字段都有自己的值,字段和值都是字符串类型的。
- Set:无序唯一字符串的集合
- Sorted-Set:跟Set很像,但是每一个字符串元素都对应一个浮点数值,该数值叫做分数。它里面的元素通常是按照分数来排序的
1. String
1.1. Set & Get
set的格式就是set key value。 get就是get key就会返回value。
Set带空格的字符串值,这时候就需要使用双引号了,否则会出错:
1.2.getset
getset设置某个key-value,然后把设置之前的值返回来:
注意取回来的是本次设置之前的值。。。毕竟get在前set在后。
1.3. incr,incrby 和 decr,decrby
如果值是数值的话,那么可以使用incr,表示自增。 incr key就会对该key对应的value进行自增:
默认的增量是1。 也可以指定增量,使用incrby这个命令。 格式是incrby key 增量值:
相应的自减就是decr和decrby:
1.4. mset 和 mget
mset一次设置多个key-value:
按顺序,一对一对写即可。。
对应的mget就是一次获取多个key的value:
1.5. exists
exists判断key对应的值是否存在,格式为exists key:
返回1表示true,0表示false。
1.6. del
del可以删除Key:
1.7. type
type可以检查类型:
1.8. expire,ex,ttl
expire设置key的有效期,格式为expire key 时长(秒):
使用ex的话,可以在设置key的时候直接设置有效期,格式为set key value ex 时长(秒):
而ttl命令可以查看key还能存活多久:
ttl返回-2表示该key不存在。 ttl返回-1表示key存在,但是没有设置expire。 ttl返回非负数表示剩余的存活时长(秒)。
2. List
2.1. List
Redis的List是通过Linked List(链表)来实现的String集合,所以插入数据的速度很快。
但是缺点就是在数据量比较大的时候,访问某个数据的时间可能会很长,但针对这种情况,可以使用Sorted Set,这个一会再说。
下面看命令
2.2. LPUSH,RPUSH,LRANGE
LPUSH会向List的左侧(头部)添加一个新的元素,而RPUSH会把新的元素添加到List的右侧(尾部)。
LRANGE命令可以按索引区间显示List的一部分,它的个试试LRANGE List-Key start end。如果想显示整个list的话,这两个索引就可以是0和-1,其中-1就表示最后一个元素。
LPUSH和RPUSH,可以一次添加多个元素:
2.3. LPOP,RPOP
POP动作有两个效果:一个是获取到元素,另一个是把元素从list中删除。
LPOP就是从左边(头部)POP,RPOP就是从右边(尾部)POP。
而如果list里面已经没有元素了,这时执行pop就会返回null:
2.4. LTRIM
LTRIM命令可以对list进行剪切,其格式为LTRIM list-key start end,返回的就是剪切的部分:
2.5. BRPOP,BLPOP
BRPOP和BLPOP这两个命令与RPOP和LPOP类似,但是当list里没有元素的时候,它们可以几秒钟,如果这期间有新的元素添加到了list里,那么就会停止等待返回该元素,否则就会一直等到设定的时间结束,然后返回null:
例子里面的5 就是等待5秒。
而如果这个参数改为0,那就是永远等待:
而当一旦有新的元素加入的时候,该命令就会立即返回元素:
此外您还应该研究一下RPOPLPUSH和BRPOPLPUSH这两个命令。
2.6. 自动创建和移除Key
通过Redis的命令我们可以发现,
当我们为集合添加元素的时候,如果集合的key不存在,那么Redis会为我们创建一个空的集合,然后再执行插入操作:
但要注意的是,不可以为不同类型且key已经存在的集合添加新的数据:
而从集合删除数据的时候,如果集合是空的,那么集合的Key就会自动销毁(Stream类型除外):
而针对只读命令(例如LLEN,返回list的长度)也具有同样的效果:
3. Set
Redis的SET是无序的String集合,它里面的元素是不会重复的。
3.1. SADD
SADD命令会添加新元素到SET:
可以看到一次性可以添加一个或多个元素。
3.2. SMEMBERS
SMEMBERS可以获取set里所有的元素:
但是每次调用得到结果的顺序是无法保证的。
3.3. SISMEMBER
SISMEMBER可以判断某个元素是否在set里:
返回1表示true,0表示false。
3.4. SINTER
SINTER可以查看多个set之间的交集:
3.5. SPOP
SPOP可以随机从set中移除一个或多个元素并返回:
3.6. SUNIONSTORE
把多个set合并到一个set里可以使用SUNIONSTORE,格式是sunionstore 目标set set1 set2 ...:
如果只有一个set需要合并的话,那么就相当于是复制:
3.7. SCARD
SCARD可以获取set的大小:
3.8. SRANDMEMBER
SRANDMEMBER可以随机获取set里面的元素,但是不会移除它们
4. Hash
Redis的Hash有点像一个对象(object),一个Hash里面可以存多个Key-Value对作为它的field,所以它通常可以用来表示对象。
Hash里面能存放的值也能作为String类型来存储,如果Hash里面值的类型可以解析为数字,那么也可以进行自增自减等操作。
Hash相关的命令都是以H开头。
4.1. HSET
HSET 设置Hash里面的值:
格式为:hset hash-key field1 field1value field2 field2value ...
注:HMSET的功能和HSET貌似是一样的。
关于Hash的key的更实际用法是这样:
通常在Hash的Key中使用冒号:,这样可以做出来类似命名空间的效果。
user:1000可以表示ID为1000的用户。
4.2. HGET
HGET通过Hash里面的key获取其对应的值:
4.3. HGETALL
如果想获得Hash所有的Key-Value对,那就使用HGETALL:
注意其结果是如何显示的。
4.4. HMGET
HMSET可以设置Hash里多个Key的值,而HMGET可以通过Hash的多个Key获取其对应的值:
但是它不会返回Key。
4.5. HINCRBY
如果Hash里某个Field值的类型可以解析成数值,那么还可以用HINCRBY来做自增:
4.6. 其它命令
其它命令还有HDEL,HEXISTS,HINCRBYFLOAT,HKEYS,HLEN,HSCAN,HSETNX,HVALS请参照官方文档自行摸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