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计算机网络定义
目前计算机网络的精确定义并未统一。比较好的定义就是计算机网络主要是由一些通用的、可编程的硬件互连而成的,而这些硬件并非专门用来实现某一特定目的(例如,传送数据或视频信号)。这些可编程的硬件能够用来传送多种不同类型的数据,并能支持广泛的和日益增长的应用。简单来说,就是由一些硬件(如计算机、路由器、交换机)组成的一个网络,以达到通信与资源共享的目的。
二、互联网
计算机网络(简称网络)由若干结点和连接这些结点的链路组成。
网络之间通过路由器连接从而构成覆盖范围更大的计算机网络,这样的网络成为互连网(internet,小写的i)。因此,互连网也叫做"网络的网络"。
互联网,特指 Internet(大写的I),它起源于美国,是由数量极大的各种计算机网络互连起来而形成的一个互连网络。它采用 TCP/IP 协议族作为通信规则,是一个覆盖全球、实现全球范围内连通性和资源共享的计算机网络。
三、互联网的组成
从互联网的工作方式来划分,可以划分为边缘部分与核心部分。
边缘部分: 由所有连接在互联网上的主机组成。这部分是用户直接使用的,用来进行通信(传送数据、音频或视频)和资源共享,亦可成为资源子网。
核心部分:由大量网络和连接这些网络的路由器组成。这部分是为边缘部分提供服务的(提供连通性和交换),亦可成为通信子网。
值得注意的是,并不是互联网的边缘部分真的处于物理位置的边缘,图中表示的是逻辑结构。
3.1 互联网的边缘部分
处在互联网边缘的部分就是连接在互联网上的所有的主机。这些主机又称为端系统 (end system)。端系统在功能上可能有很大的差别,端系统可能是一个摄像头,一部手机,一台电脑等等。
端系统之间的通信是指运行在主机 A 上的某个进程和运行在主机 B 上的另一个进程进行通信。其通信方式可以分为客户-服务器方式(client/server,C/S)和对等方式(peer to peer,P2P)两种。
3.1.1 C/S方式
客户 (client) 和服务器 (server) 都是指通信中所涉及的两个应用进程。
客户服务器方式所描述的是进程之间服务和被服务的关系。
客户是服务的请求方,服务器是服务的提供方,他们都要使用网络核心部分所提供的服务(提供通信)。
3.1.2 P2P方式
对等连接是指两个主机在通信时并不区分哪一个是服务请求方还是服务提供方。只要两个主机都运行了对等连接软件 ( P2P 软件) ,它们就可以进行平等的、对等连接通信。
双方都可以下载对方已经存储在硬盘中的共享文档。实际上P2P方式也可以看做一种C/S方式,每个对等结点既是客户又是服务器,当A结点请求下载B结点处的文档的时候,那么此时A结点就可以看做是客户,B结点可以看做是服务器。
3.2 互联网的核心部分
网络核心部分十分复杂,其向网络边缘中的大量主机提供连通性,使边缘部分中的任何一个主机都能够向其他主机通信(即传送或接收各种形式的数据)。在网络核心部分起特殊作用的是路由器 (router)。路由器是实现分组交换 (packet switching) 的关键构件,其任务是转发收到的分组,这是网络核心部分最重要的功能。